李工在北京經營一家新材料公司,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防水涂層技術,技術剛出來時研發小組在會議上產生了分歧,有人建議趕緊申請專利把技術保護起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生產工藝的一種改進沒必要花時間申請,李工一時拿不定主意,直到后來公司有合作方詢問技術來源、是否受保護,他才真正意識到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不只是名字不同,而是企業知識資產管理中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
專利技術是指經過國家知識產權部門審查批準、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成果,只有獲得專利授權,技術才享有排他性使用權,也就是說,未經許可別人不能使用同樣的技術,專利技術的范圍主要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類。

企業在申請時需要把技術方案公開,換取一定年限的獨占權,授權后企業可以通過轉讓、許可、合作等方式獲得收益。
非專利技術指沒有申請或未獲專利授權的技術成果,包括生產工藝、配方、技術訣竅、設備參數等,這類技術雖然不受專利保護,但仍是企業的重要無形資產。

非專利技術往往難以被復制,因為它涉及具體操作經驗和技術細節,不容易被外部直接掌握。
保護來源不同:專利技術由國家知識產權機構保護而非專利技術靠企業自我管理。
公開程度不同:專利技術需要公開技術內容而非專利技術強調保密。

保護期限不同:專利技術有固定期限(發明20年、實用新型10年、外觀設計15年)而非專利技術只要保密得當,可長期保護。
維權方式不同:專利侵權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而非專利技術泄露后,企業只能通過合同追責或商業手段應對。
價值表現不同:專利技術能形成公開市場收益而非專利技術多體現為企業內部競爭力。
本文鏈接: http://m.cuttingedgeincome.com/mfwz/2634.html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上一篇: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