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幾年,全國藥店數量一路增加,到2024年底已經突破68萬家,人均擁有的藥店數量遠高于國外水平。數量過多直接導致競爭白熱化,許多門店根本無法維持正常客流,藥店的平均客流量被攤薄,單店盈利能力不斷下降
一個小區周邊明明只需要兩三家藥店,結果開了七八家,最后大多數只能虧損。
根據統計,2024年全國關閉的零售藥店約3.9萬家,2025年一季度又凈減少了3000多家,這意味著藥店數量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很多門店并不是因為管理不到位而是整個行業供需失衡,國內現有藥店數量遠超合理范圍,按照國際經驗,正常水平應在30萬至40萬家之間。

幾年前,資本大量進入藥店行業,推高了收購和開店速度,很多企業為了避免被落下,被迫參與進來,擴張一度成為主旋律,但這種方式制造了過剩,如今再看買店、開店不再是主流,過度擴張帶來的高成本反而成了負擔,

一些藥店嘗試通過增加產品線、做會員體系或拓展線上銷售來緩解困境,但這些做法只能減緩壓力,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供過于求的格局,行業人士普遍認為,今年還會有更多藥店關門。

加盟門店仍需單獨持有相關資質,并依法申報經營收入。
企業出現虧損,可以依法在一定期限內結轉彌補,但仍需按照要求報稅。
本文鏈接: http://m.cuttingedgeincome.com/mfwz/2476.html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下一篇:按效果付費廣告怎么回事?